医学人文少即是多弥漫性子宫肌瘤病的治疗感
原创作者:马彩虹
临近端午,乌兰姑娘又从内蒙寄来了打糕,糯软、微甜,味道恰到好处。
我与乌兰的相遇要从四年前说起。
一个晴朗的上午,乌兰与她母亲满脸愁云。超声和核磁显示,乌兰的子宫布满无数个肌瘤,其中4公分以上的就有好几个,还没生育,子宫已然如怀孕2个多月大小。当然,对我们妇科医生而言,用腹腔镜或直接用双手挖除30多个肌瘤,并不算难事,难的是乌兰姑娘很多肌瘤向着宫腔生长,手术后要考虑怀孕的事。
要把这件事向乌兰母女解释清楚,也颇有些难度。因为她们从蒙古来,那就拿蒙古包打比方吧。首先,子宫肌瘤好像遍地可见的石头,会让你摔跤,但只要能绕得开,也能相安无事,而且99%的子宫肌瘤是良性的,不见得一定要马上手术,彻底把所有的肌瘤切干净!听我这样讲,乌兰母亲好像松了口气。
子宫好比一个蒙古包,孩子要在蒙古包里养大。乌兰的蒙古包里有一种会长大的石头,大小不一,数量众多!有的嵌在墙中间,有的向外伸展,有的向蒙古包内滋长!这数量众多的肌瘤侵占了蒙古包的大量的内部空间,连桌子和床都放不下,胚胎扎根和成长当然就成了问题!
“蒙古包可以搬迁,但子宫不能移动。怎么办?挖石头!
”从外面挖石头不难,顾虑的是石头太多,而且都长穿了墙。挖完石头的墙壁千疮百孔,修复比较困难!虽然可以用线缝合,但会导致宫腔变形!而且,一旦内墙(子宫内膜)的营养层遭到破坏,就有可能怀不上孕!即使怀上了,随着胎儿长大,墙体可能被撑破,发生子宫破裂,危及母子生命!
乌兰妈妈一听危险那么大,立马想放弃。但乌兰坚持,她和丈夫想拥有一名草原小勇士!
我接着解释,既然对怀孕影响最大的是向内生长的肌瘤,那我们可以利用宫腔镜,一种通过宫颈进入宫腔的微创内镜,只切除突向宫腔的肌瘤。听到我的建议,乌兰的脸上漾起笑容。但是手术的难度,仍不容小视,我看着乌兰的眼睛。
子宫好比是一个蒙古包,那么宫颈便是蒙古包唯一的小门。这个门为什么会小呢?宫颈只有足够小足够紧,才能保护胎儿在子宫内孕育至足月而不会提前掉出来。进化的结果是宫颈只要能容许精子进入,月经血流出就可以了。
因此,粗一点的器械根本无法通过,即使进入也很难张开。麻醉的情况下,直径不到1厘米的宫腔镜镜杆可以进入宫腔,但允许进入的手术器械只能进入如挖耳勺大小的电刀!
手术时,大夫需要一刀一刀将肌瘤切成碎块,一点一点从小门取出来。可以想象一下,用挖耳勺挖5公分大小的肌瘤,那简直就是愚公移山!而且,手术时间还要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因为,超过一小时,大量的膨宫液可能进入患者血循环,患者心脏会承受不住大量液体的静脉回流造成的负荷,甚至可能会出现心脏功能衰竭。所以在这宝贵的一小时时间内,手术医生必须全神贯注,手脚并用,精准定位,快速下刀。
乌兰有三个4公分以上的肌瘤突向宫腔,同时突向宫腔的还有无数个小肌瘤。我告诉乌兰,为了尽量保护她的子宫和内膜,更是为了她的安全,她可能需要经历3-4次宫腔镜手术,才能去除突向宫腔的肌瘤。很多患者一听要做两次以上手术,就会面露不悦。但乌兰说没问题,多少次都行!
我知道,此刻她的内心定是充满了生育的希望之火,可作为医生,还得冷静客观地告诉她,即便手术效果满意,仍然有近一半的人无法如愿生育!
乌兰随后经历3次宫腔镜手术,虽然每次都惊心动魄,但都顺利完成。对好多医生来说,肌瘤就在眼前,要想停止手术,有时是比较难的。但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常常在一瞬之间。少即是多,是手术医生时时的警醒。
手术恢复期后,乌兰做了试管婴儿。我们把乌兰的卵子和她丈夫的精子在我们实验室培养到最好的一枚囊胚再轻轻放回她的子宫。
乌兰怀孕了,我没让她回家!我们请了北医三院的产科为她一路保驾护航!因为子宫上仍然还有无数个肌瘤,流产和早产、甚至子宫破裂的危险,时刻威胁着她。终于熬到了足月,剖宫产进行得很顺利,一直担心的胎盘植入也没有发生。
回忆总是云淡风轻,也许只有我和乌兰记得,我们一起经历了多少个揪心的日子。乌兰说等孩子三岁了来北京看我,可我已经在惦记着她的肌瘤是否又在“疯长”,是否该考虑二胎了。也许,应该到此为止,因为少即是多。
作者介绍
姓名:马彩虹
科室:妇产科
职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
工作单位: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责编:郑婷萍
审校:白会敏
整理:刘程、姜璇
排版:Connie
往期回顾:
医学人文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医学人文
半日门诊记
医学人文
医改进行时,院外抢救-医脉传承
医学人文
深深的一躬
医学人文
心灵的震颤
投稿邮箱:zhenyu_tougao
.中科刘云涛影响力白癜风医院那里比较好- 上一篇文章: 孕疾病宫颈息肉你忽略它的时候,它可能
- 下一篇文章: 宫颈息肉的症状宫颈息肉要注意这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