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扎根农村十二年服务当地群众大山

时间:2024/5/28来源:健康乐市场 作者:佚名 点击:

“夫妻档”医生扎根农村十二年服务当地群众大山深处的健康“守护神”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周尚业李满福田丽媛王睿君11月29日清晨,从灵台县城出发,汽车沿着蜿蜒山路,翻过沟沟峁峁,1个多小时后,记者来到距离县城最远的乡镇——龙门乡。这个常住人口只有多人的小乡镇,平日里就不热闹的街道,在冬日更显静谧。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龙门乡卫生院,在这里,有一对夫妻档医生:杨安福和俞树梅。年,两人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去南方大城市和留在兰州的机会,一同回到老家龙门乡。12年来,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兼程,“医路”相伴,默默无闻守护着全乡群众健康,服务人数超过6万人次。虽然总有忙不完的工作,但杨安福夫妇乐在其中,从未出现过一例漏诊、错诊和投诉,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健康“守护神”。请看记者蹲点一线发回的报道。“村里不能没有医生”一栋两层办公小楼,三排平房宿舍,一座中医馆兼问诊室,一个旱厕,一个锅炉房,一栋新建食堂,组成了龙门乡卫生院的全部。“最近感冒、流感、支原体肺炎等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大家平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个人卫生……”循声望去,一个皮肤黝黑、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一边看病,一边不停嘱咐着患者。他,正是卫生院院长杨安福。“最近从早到晚来看病的乡亲特别多,床位很紧张。”刚接诊完这拨病人,杨安福来到走廊,望着临时病床上的病人,他不由得眉头紧锁。“杨大夫,我昨晚吃了红薯后一直拉肚子,肚子疼得厉害……”今年66岁的焦秀梅老人腰上挂着尿袋,本就虚弱的她更显憔悴,“你看我要不要输几天液?”“降压药按时吃了吗?”杨安福立即为焦秀梅量血压、号脉……“血压正常,不怕。”杨安福一边安慰焦秀梅,一边详细记录病情,随后对其及家属说,“最近院里传染病人较多,再不输液了,我开些药你回去吃,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听到这话,焦秀梅老伴脸上紧张的神情一下舒缓了,“这些年我们一直找杨大夫和俞大夫看病,他们不仅医术好、态度好,总是为病人着想,特别贴心。”话音刚落,护士赶来对杨安福说:“院长,李志中液体已输完,可以扎针了。”杨安福把焦秀梅老两口转交给妻子俞树梅,嘱托几句,便匆匆赶往病房。“我以前腰椎受过伤,最近腰疼得撑不住,多亏了杨大夫,经过几天的治疗,现在好多了。”李志中说,“虽然儿子在外打工,但有杨大夫两口子在,儿子很放心。”在乡亲们眼中,杨安福夫妇都是好医生,但就是“有点傻”。“不傻的话,咋不去大城市或县里当医生,或者开私人诊所,收入肯定比现在多。”一位村民半开玩笑地说。回想为何返乡当医生,杨安福说:“小时候奶奶得了慢阻肺、心脏病,当时家人没有健康意识,想当然地给奶奶买药吃,最终小病拖成大病。当时我就想村里如果有医生,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龙门乡地处偏远,境内多为山川、塬地。过去,群众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产业单一,收入较低,从小出生在龙门乡枣子川村的杨安福对此深有体会。“以前乡亲们普遍生活拮据,大多数人医院,再加上道路不好、交通不便,就待在家里忍着。”这一切,让渐渐懂事的杨安福心里种下一粒学医的种子。“村里不能没有医生。”他说。“再苦再难也不放弃医生梦”下午3时许,记者跟随夫妻俩在枣子川村随访时见到了杨安福的父母。说起杨安福儿时的医生梦,其父杨成科打开了话匣,“我有四个小孩,杨安福排行老四,他在学校吃饭舍不得花钱,每次上学背3天的干馍馍就着水当饭吃,冬天背一周的干馍,虽然日子过得苦,但他学习一直很认真,再苦再难也不放弃医生梦。”在杨安福记忆中,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有病也不敢看医生,靠着种粮食、当兽医挣来微薄的钱,全部用来供四个孩子上学。深知父母不容易的杨安福儿时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当一名好医生,让父母安享晚年。”杨安福和妻子俞树梅上大学时是甘肃医学院同班同学。在校期间,杨安福被学习成绩优异、温柔敦厚的兰州姑娘俞树梅深深吸引,“她那时考试总是第一,次次都拿奖学金,我经常找机会向她请教,慢慢两人就走在了一起。”在俞树梅眼中,杨安福同样非常优秀,“他很细心,也很贴心,在学业上我们互帮互学、互勉互励。”年,杨安福和俞树梅大学毕业,去哪里就业成为摆在这对情侣面前的问题,杨安福要完成一直坚持的梦想,这也得到了善解人意的俞树梅的鼎力支持,二人毅然放弃去南方大城市和留在兰州的机会,一同回到杨安福的老家龙门乡。毕业那年,杨安福顺利通过考试,如愿在乡卫生院当上了医生,在他的鼓励下,俞树梅于年也通过考试成为医生。回忆过去,俞树梅感慨万分,“刚到这里时,心里确实有落差,在我徘徊、迷茫时,是他让我能够坚定信心,最终实现自己的医生梦。”自此,两个怀揣医生梦想的年轻人,一起扎根山乡,携手奔赴一线。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龙门乡逐步达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的医疗水平,二人也多次荣获市县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医师称号。“有他俩在,我心里踏实”和父母来不及过多寒暄,杨安福和俞树梅又来到枣子川村村民李进唐家进行入户随访。“快进来坐,快进来坐!”今年83岁的李进唐老人一见到杨安福夫妇,就热情地打招呼,“我患有高血压,最近不敢感冒,一感冒就头晕,杨大夫和俞大夫经常来我家询问身体状况,有他俩在,我心里踏实。”来到隔壁李进唐曾孙女的房间,杨安福仔细查看了孩子的囟门闭合情况。俞树梅一一询问母亲李晶,“孩子打完疫苗好着没,有没有不舒服,最近小心别感冒,有任何不舒服就打电话……”“都好着呢,就是我最近有点上火。”李晶说。“你是母乳喂养,要特别注意饮食……”虽然知道李晶当过护士,俞树梅还是反复嘱咐。出了李进唐家,接着前往龙门乡代家庄村。半路上,俞树梅接到乡卫生院电话,说有村民干农活时手被割伤,急需治疗,杨安福当即让妻子前往卫生院,自己则继续下村随访。代家庄村山大林密、地广人稀,村民收入单一,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65岁以上老人共有21位,他们是杨安福夫妇的重点

转载注明  http://www.sbpgw.com/xrzs/2316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健康乐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