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洞察丨中国太保构建保险健康养老

时间:2025/4/25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

年8月27日,中国太保公布年中期业绩。上半年,中国太保新会计准则口径下营业收入达到1,.39亿元,同比增长6.5%,集团归母营运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2.5%;截至6月末,集团内含价值5,.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年上半年,中国太平洋保险(以下简称太保)能取得亮眼的经营成绩,主要得益于纵深推进“大健康、大区域、大数据”战略,坚持以科技赋能激活发展新动力,坚持以协同共生开辟发展新格局,最终推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01大健康战略

——发布大健康“”蓝图,完善“保险保障+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年5月20日,太保发布“”大健康服务蓝图,围绕保险支付、服务赋能和生态建设三大能力圈层,形成覆盖未病、已病、康复、养老的全场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保险保障+健康管理”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质、一体化的服务。

路径1:聚焦3大核心要素提升支付能力。以客户最关切的承保、理赔,以及提升质效最需要的数据为核心,持续推动健康体投保,创新一老一少和带病体人群产品,实现保险保障全覆盖;通过智能化理赔,打造体验更佳的保险服务;围绕健康大数据建设,提高客户需求匹配及风险减量管理。

路径2:打造5项特色服务助力主业赋能。聚焦全病程管理和一老一少客群,构建“保险+健康+养老”立体式综合解决方案。针对全病程管理,着力推进专业与科技相结合的数字化医疗、一体式管理的高品质医疗、面向专病专症的康复医疗;针对“一老一少”客群,打造医养结合的机构养老和青少年健康促进服务。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服务优势,赋能主业从产品驱动向服务拉动的升级。

路径3:发挥2支基金作用建立健康生态。以产业投资基金和公益基金推动金融向实、保险向善。其中,大健康产业基金投资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医疗器材等实体企业,实现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的经济价值,助力医疗服务、数字健康发展;太保蓝公益基金聚焦“一老一少”脑健康公益行动,践行社会价值,助航保险主业。

02康养赋能

——构建”保险+健康+养老”立体式综合解决方案

在服务助力主业赋能方面,太保多主体、多渠道,协同打造医、护、康、健、养五环服务,构建”保险+健康+养老”立体式综合解决方案。在这方面,公司充分借助了其全资子公司太保养老投资、太医公司,其间接控股公司太保欧葆庭,参股公司杉泰健康科技、医院,以及其集团公司参股的上海康养集团的能力和资源。这些公司协同为太保客户提供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康复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

03“太保家园”康养品牌

“太保家园”是中国太保在康养板块的重要布局,是主做养老机构的品牌。自年初,中国太保发布养老产业五年发展规划,计划在3-5年内在全国重点城市打造“太保家园”系列高品质养老社区,同年12月,首家“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项目在成都温江区医学城A区地块正式启动,实现养老投资领域“破局”。仅仅五年的时间,“太保家园”已在全国11个城市落地13个养老社区项目,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投资床位数超张,居保险行业第2位。其中,在建养老公寓近套,在建床位数超张。已开业运营项目3个,分别为成都、大理、杭州社区,交付床位数超张。

注:图片来源太保家园官微

在全国布局的同时,太保家园还首创“颐养、乐养、康养”三位一体的养老产品体系,针对从60岁到90岁+的低龄老人、中龄老人和高龄老人,提供全龄覆盖的养老服务。包括以健康活力业态为主的颐养社区、以旅居候鸟式养老业态为主的乐养社区、以康复护理业态为主的康养社区,三大产品线可以覆盖全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同时,太保家园深耕一线城市,探索“一城双园三养”发展模式,即一个城市、两家社区、三条产品线全覆盖,实现业务纵深,目前已在上海落地这一模式。

04“太医管家”健康管理品牌

年,太保与红杉中国共同组建了上海杉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年9月30日,公司发布医疗健康服务品牌“太医管家”,致力于把健康管理服务渗透到更多用户场景中,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化。

作为国内专业的一站式家医及管理式医疗服务平台,目前,太医管家注册用户数已超万,由近千人的“自建医生+外部专家”团队服务,已累计提供医疗服务近万次,药品服务超15万次。医学服务团队7*24小时全天候在线服务用户,覆盖全科、普内、普外、呼吸、心内、妇产、皮肤等常见病科室。

太医管家基于家医体系,积极整合优质医疗服务资源,截至年6月30日,链接外部合作专家超名,覆盖北上广医院,副主任及以上级别超90%;医院超家、体检机构达家、其他医美/齿科/眼科超家。在不断强化专业医药服务能力的同时,保证了“线上随访+线上处方”的服务完整性,加速打通医疗服务流程中的“医、药”供需闭环。

太医管家旗医院已入驻太保家园成都社区,太医管家作为多元化开放的医疗平台,太保家园作为高品质养老社区,此次结合实现了中国太保在大健康领域不同主体间的专业互通。双方围绕“问疾有医、失能有护、康复有术、保健有方”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太保家园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医、护、康、健”服务闭环,提供更加精细化的专业可信、触手可及的健康服务。未来,太保家园将持续引入太医管家的服务,以科技赋能服务,塑造新的标杆,继续强化社区辐射太保服务的能力。

05“源申康复”康复医疗品牌

年底太保发布业内首个专业康复医疗品牌“源申康复”,取义于饮其流者怀其“源”,立足“申”城,助力社会康复医疗建设。太保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康复医疗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围绕康复医疗领域深化“校企合作”,共建“交医-太保源申康复研究院”,打造科研转化平台、医康融合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共同促进康复学科发展和人才培育,打造全国康复学科建设的新高地。

医院医院(拟建)选址上海市普陀区金迈路。医院秉持“新康复”理念,将康复医疗与健康管理相结合、康复医疗与养老养生相结合、康复医疗与临床医疗相结合,建立肿瘤康复、神经康复、心肺康复、骨与运动康复、疼痛康复等特色学科,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提供高品质康复医疗服务。同时,医院将链接太保家园普陀国际颐养社区,发挥商保支付整合和机构渠道优势,构建“保险+康养”一体两翼、双轮驱动的服务生态圈,为客户提供医、护、康、健、养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太保发起设立30亿元首期康复医疗基金,计划五年内建设10医院、20家诊所、超张康复床位的高品质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轻重结合,医院、康复诊所、康复中心三大业态,形成“1+N”网络布局,助力构建“保险+养老+康复”生态闭环。

06太保养老产业未来战略

太保家园将按照“先重后轻、轻重并举”的发展策略,计划到前后,在重资产持有1.45万张床位基础上,实现轻资产养老床位1.05万张,总计实现养老床位2.5万张,涵盖“享老全场景”(常住自理+长期护理,短住+短居+短期护理)的多种形式。构建起高品质的“太保家园”、经济型的“南山居”、普惠型的与上海康养集团联手合作的外部受托型或者租赁型项目,从而形成金字塔型的满足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养老服务模式。

在健管服务方面,太保通过“太医管家”链接创新支付和专业医疗能力,未来太保的健管服务将朝着高品质和定制化方向发展。在康复医疗方面,太保秉持“新康复”理念,将康复医疗与健康管理相结合、康复医疗与养老养生相结合、康复医疗与临床医疗相结合,提供“高品质、可信赖、有温度”的康复医疗服务。并将以此为突破口,在未来十年进军康复医疗赛道。

漾美康养点评

过去几年,由于人口红利减退、客户需求变化,保险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各家保险公司都在努力寻找转型之路。太保则以保险向健康、养老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协同医疗、医药、健康、养老等服务,为客户构建”保险+健康+养老”立体式综合解决方案。

首先,太保家园的服务场景有力地支持了寿险业务的开展。目前太保家园成都、大理、杭州三个社区均已开业运营,上海普陀、上海崇明、厦门、南京四个社区也已经开放体验馆,这些社区和体验馆成为保险主业重要的拓客载体,社区内触客、获客、成单成为常态。年太保家园接待参观人次超11万,较年翻倍增长,发放的太保家园入住资格函对应总应缴保费超亿元。随着各地社区的逐步开业和养老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太保家园赋能主业的效应将更加凸显,未来将成为中国太保打造“产品+服务”生态圈的重要发力点和寿险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其次,太保的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提高保险的加保率和持续率,并助力队伍提升活动量,增强展业信心。目前太保健康管理服务已经累计覆盖万客户,为营销员提供客户经营工具和拜访理由。



转载注明  http://www.sbpgw.com/ystl/2437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健康乐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