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艾灸掉了5cm1cm大的子宫息肉,感谢
从生完孩子后,我的腰尾椎上端一直隐稳作痛,我一直怀疑是生完孩子落下了盆腔炎的毛病。由于一个人带孩子没有时间连续艾灸,只能偶尔艾灸缓解下。在孩子十一个月大的时候,情况变得很严重,那几天腰胀痛+刺痛,那是种忍受不了的痛。伴有血样白带三天,然后就开始如来月经样的流血了,期间肚子痛。我一直以为是月经,但血量不大,一直流了二十多天,整个人感觉要垮了。意识到严重,去医院做了b超。
检查结果如下:
B超医生说是宫腔积血。而门诊医生说怀疑子宫内膜息肉。让我预约宫腔镜做诊刮。听到宫腔镜我就害怕,我跟医生说先不做了,我回家艾灸吧。医生冷笑一声说:“随你吧!还开了一大堆中成药,可是我吃了胃相当不舒服,只吃了一次就扔了。所以说胃不好的人,治个病要多难有多难!医生本来交待血止住后一周后复查,后面我没有去,主要太忙。
得感谢我爸正在此时解救我,正好来帮我带孩子,我才有时间艾灸。也就是从七月底我开始大火力艾灸,躺在艾灸床上,八髎穴下放四节艾条。然后腹部放两个木盒,每个木盒放四节,一个木盒用来艾灸中脘、神阙,另一个覆盖在子宫。每天一小时完成。
坚持一周后,血止住了。后面一直坚持到十月份。期间病情反反复复,只要一停灸,腰痛立马袭来。只是在后期病情反复得没那么快,停灸四五天后腰才会感觉到痛。我心里明白,医生怀疑的息肉真的存在,这块肉不掉下来,我始终摆脱不了腰痛的折磨。
就在昨天晚上,我来月经第三天,在宫颈上端一阵胀痛过后,上厕所时发现排出了一块约5厘米*1厘米的息肉出来,很厚的硬硬的肉,%不是子宫内膜。顿时心里轻松了,因为我知道子宫内膜息肉不弄会有癌变的风险。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的常见病,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表现为突出于子宫腔内的单个或多个光滑肿物,蒂长短不一。可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不孕。从育龄期到绝经后的女性,都是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发人群。目前病因未明,认为与内分泌紊乱有关,以超声诊断为主,子宫腔内声学造影敏感性更高,宫腔镜目前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是西医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息肉易复发。子宫内膜息肉偶有恶变,尤其是绝经后阴道流血者,息肉呈不典型增生时,应以癌前病变看待。
我的艾灸方法:
艾灸方法:取穴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这些腰腹部的艾灸时间,整体不要低于2个小时,辅助穴位是足三里和三阴交,只要您坚持的好,治疗妇科类疾病基本都是这样来取穴。
命门、八髎穴、子宫、归来可以用六针艾灸盒艾灸。涌泉可以用单针艾灸盒或者单罐艾灸罐艾灸。上述穴位坚持艾灸才会有效果。
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神阙:在脐中部,脐中央。
功效: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关元: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功效:关元不仅有强壮作用,还有培肾固本、补益元气、回阳固脱之功效。
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生发胃气、燥化脾湿。
命门: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门的功能主要有:在男子能藏生殖之精,在女子则紧密联系着胞宫,对两性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命门内含有真阳(真火)、真阴(真水),五脏六腑以及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都由它激发和主持。
八髎穴: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子宫穴:定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主治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阑尾炎,盆腔炎,睾丸炎等。
归来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
涌泉: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功能作用:散热生气。
- 上一篇文章: 孕酮低,一定要打针保胎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