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息肉,是癌的近亲

时间:2020-2-23来源:临床体现 作者:佚名 点击:

一封来自息肉的认罪书。

我的名字叫息肉,其实我就是块多余的“肉”,或叫赘生的“肉”,在你的体内空腔脏器由黏膜覆盖的内表面上,从鼻腔、声带、胃肠、胆囊到子宫、膀胱,都是我喜欢生长的地方。

医生就按我们生长的部位给我们命名,譬如“鼻息肉”、“胃息肉”、“直肠息肉”、“膀胱息肉”等等。如果某一部位长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就叫“多发性息肉”。

我长得很慢,藏得很深

一般来说,我生长的速度比较缓慢,也很隐蔽,不会轻易暴露自己。

我们当中最易暴露自己的是声带息肉,它小如芝麻或绿豆大小时就让人声音嘶哑,而被及早查出;

鼻腔的息肉长到豌豆大小时才会出现鼻塞、鼻衄等症状而被医生看到;

小儿的直肠息肉,因为易出血而从肛门脱出而露出“马脚”;

胃体上的息肉却可以长得很大而患者毫无感觉;

最阴险的是大肠息肉,经常多发分布,平时隐蔽生长,到时“摇身一变”就可成为结肠癌,只不过我的表面很脆弱,容易出血,病人发现血便就会去看医生,我这狐狸尾巴也就藏不住了,但是病人的病情往往也已经不轻了。

所以千万不要等到有症状了才想起我!

我真是癌的近亲

您看,我惹的麻烦还真不少吧。这还不算什么,人们最怕的还是我的癌变,因为癌变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一旦出现症状被发现,就很有可能已成晚期癌症,有了广泛的转移,这时医生对我也束手无策了。

说我是癌症的近亲,恰如其分。

但我们所有家族成员并非都会变癌,在这我可以向你透露一些其中的奥秘。比如,95%的大肠癌就是我们长大之后的样子!

并不是每个息肉都会癌变

因为恶性的毕竟占极少数,良性的占绝大多数,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对生命的威胁,即使癌变,也要经过较长时间。

1.短期内生长迅速的息肉往往凶多吉少,应警惕其癌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应将其当作恶性来看待;

2.组织学属于腺瘤型的息肉易癌变,属炎症型的则恶变较少;

3.体积较小、带蒂的息肉,多属于良性,且不易癌变,患者不必紧张害怕。但宽基广蒂的息肉常难平安,容易癌变。

4.某些有遗传倾向的息肉,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等容易癌变;

5.多发性息肉癌变的几率增加,如一个息肉的癌变率为1%,那么生长了个息肉,癌变可能就接近%。

其实我最怕你们检查

自从人们知道我们与癌症攀上了“亲戚”,人们对我们息肉的警觉性就越来越高了,动不动就用鼻镜、喉镜、膀胱镜、食道镜、胃镜、胆道镜、结肠镜等窥视我们的存在,把我们当成癌前病变加以及时彻底处理,使我们威胁患者生命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我成为癌的时间要5-15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你能发现我,切除我,我就再也没有机会癌变了。

大约在你40岁后,我就可能长成癌了,所以,你要在我长大之前发现我,在40岁前做检查。

这么长的时间内,你都不去找到我,那么,我就能顺利地长成一个癌瘤了。

切除我很简单

既然我与癌症攀上了“亲戚”,那么你们就不能等闲视之,应该把我作为一种癌前的疾病来看待,应及时手术,以免“夜长梦多”,发展成为癌症。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已能够在内窥镜下用圈套器割除,或以电灼、激光来治疗,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不再需要剖胸、剖腹,甚至不需要住院。

但对于那些范围较广,体积较大的,在内窥镜下切除有困难,仍需手术治疗,以“一时之苦”来换取“长治久安”。

我会死灰复燃,你要定期复查

我的生命力极其旺盛,虽然你切除了我,但是你的生活习惯没变,你的体内环境没变,适合我生长的土壤还在,我还会生根发芽,死灰复燃!

所以,你即使切了我,还要定期复查:

以结直肠息肉为例:

临床上通常根据结肠镜病理检查结果、切除完整性、肠道准备、健康状况、息肉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来决定复查时间;

对于低中风险息肉切除术后复查时间,比欧美要短,建议在1~3年内;

对有下列情况时建议短期在3~6月内复查一次肠镜:

(1)肠道准备欠佳,未能达到高质量肠道准备;

(2)肠镜检查未能到达回盲部,未能完成检查;

(3)结肠癌术前因肠管狭窄未能全结肠检查;

(4)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10个;

(5)大于1cm广基息肉采用分片切除;

(6)大于1cm绒毛息肉伴重度异型增生;

(7)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不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时。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息肉

胆囊息肉

我们通常经B超检查发现的胆囊息肉,全称应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形态学和影像学诊断的概念,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

从病理学的角度主要包括胆囊息肉和胆囊腺瘤两种

前者是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等;

后者为肿瘤性息肉,可恶变,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

胆囊胆固醇息肉最多见,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95%以上,多为多发,实际上是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而析出的胆固醇结晶,不会恶变,除胆囊颈部息肉外多无明显症状,通常无需手术治疗,尽量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即可,药物治疗主要以调节胆固醇代谢和调节胆汁中的成分为主,效果均不甚理想。

胆囊腺瘤多为单发,有蒂,外形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恶变率约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是胆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女性比较多见,男女之比约2:7,大多数为单发,少数多发,可发生在胆囊的任何部位,合并急性胆囊炎时可出现右上腹阵发性胀痛或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直径大于1cm或直径大于5mm且进行性增大的胆囊腺瘤应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不能消除胆囊腺瘤。

简单来说,反复发作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症状(右上腹隐痛、上腹部饱胀不适、嗳气等)长期存在影响生活质量的胆囊多发或单发息肉均应行手术治疗;

直径大于1cm或直径大于5mm且进行性增大的胆囊单发息肉应行手术治疗;

年龄大于50岁,或合并胆囊结石者,癌变几率增大,应行手术治疗;

无症状的胆囊多发息肉无需手术治疗;

发现胆囊息肉后,在未行手术治疗之前,均应定期行B超随访检查。

我们要知道,胆囊是有功能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浓缩和排泄胆汁。胆汁是由肝脏持续性分泌的的,正常成人肝脏每日分泌~0ml胆汁,其中97%是水和电解质,而主要起脂肪消化吸收功能的胆汁酸盐仅占3%左右。在我们未进食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主要流入胆囊,胆囊可吸收胆汁中的水和电解质,从而提高胆汁中胆汁酸盐的浓度;而当我们进食后,在一些神经体液因素的作用下,胆囊将胆囊胆汁排入小肠,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因此,在将胆囊切除后,2~3月内可出现上腹部饱胀、嗳气、腹泻甚至消瘦等消化功能不全的表现,虽然随着时间的延长大多数患者可通过胆管扩张来代偿,而也有少数患者可长期存在症状。

子宫内膜息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造成的,数量可单可多,直径可大可小,可有蒂可无蒂,息肉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患病率从7.8%到34.9%不等。

长息肉了不是因为你多吃啥了,或者少吃啥了,跟豆浆牛奶大枣阿胶桂圆统统无关。发病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高血压,肥胖和他莫昔芬(乳腺癌病人)的使用。息肉通常合并其他良性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宫颈息肉、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息肉大多不痛不痒,通常是体检过程中做B超意外发现的,常见症状包括:●不规则的子宫出血●绝经后出血●不孕症绝经前子宫异常出血的女性中,10-40%可能存在子宫内膜息肉,息肉恶变非常罕见,常发生于年龄较大的绝经女性。

典型超声特点是宫腔内边界清楚的中高回声结节伴有较粗大条状穿入血流信号。阴超与传统腹部超声相比,因其紧贴阴道后穹窿,排除了肥胖、肠管积气等影响因素,能够获得更高清图像,且具有经济、无创、无痛、可重复性高的优点。

超声检查最好安排在月经干净后进行,这时候子宫内膜薄,更容易发现息肉,有助于区分“息肉状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息肉”,但息肉较小时,不易鉴别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误诊率较高。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靠病理。

鼻息肉

说起鼻息肉,大家并不陌生,很多鼻塞的患者到门诊看病,见了医生的第一句话就问:“大夫,快帮我看看,我是不是长鼻息肉了?”很多人都认为鼻息肉不过是鼻子里长了块肉,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在这里要告诉大家,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鼻息肉是鼻粘膜长期炎性反应引起组织水肿、增生的结果,从而形成不可恢复的鼻腔肿物,双侧多发,单侧较少。常见的症状为持续性鼻塞,随息肉体积长大而加重。鼻腔分泌物增多,时伴有喷嚏,多有嗅觉障碍。鼻塞重者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若息肉阻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患者出现鼻背、额部及面颊部胀痛不适。巨大鼻息肉还可引起外鼻变形,鼻背变宽,形成“蛙鼻”。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耳鼻喉科就诊,进行相关查体及检查,如:鼻内镜检查、变应原检测等,切勿耽误病情。鼻息肉患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鼻息肉怎么治疗,很多鼻息肉患者有这个感觉,鼻息肉治疗起来非常困难,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所以得了鼻息肉,患者有可能要反复用药、反复手术。鼻息肉不易治愈,容易复发的特点,使得有些人认为鼻息肉无法根治而放弃治疗。

鼻息肉容易复发,一方面是手术做得不够干净,不够彻底,因此建议患医院就诊,切勿听信偏方或小广告;另外一个因素,跟疾病本身的特点有关系。因为有些息肉本身就是很容易复发的,即使我们术前给患者进行非常规范的治疗,手术做得非常地精准,术后也进行了非常合理地药物治疗和内镜下的干预,但仍有患者也会出现复发,与这类患者的遗传背景和危险因素有关,比如这类患者有过敏、哮喘,有阿司匹林不耐受,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这类患者治疗起来非常棘手,我们称之为难治性的鼻窦炎伴有鼻息肉。这类患者即使手术做得非常成功,非常彻底也容易复发,因而需要长期和医生打交道,定期复诊。

一般来说对于鼻息肉的药物治疗,可以先给予局部治疗,最常使用的就是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这些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控制局部炎症,缩小息肉,缓解症状。除了鼻用激素以外,还有口服激素,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各个鼻窦可能都会受影响,这类患者可以口服激素治疗,剂量并不大,而且疗程也不是很长,所以不用担心会造成比如高血压、血糖增高等问题。这些药物治疗通常对于小息肉可能有效,但对于大息肉,药物治疗通常是难以奏效,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通过精准的,有经验大夫的合理手术,来减少息肉的复发,注意这个手术仅仅是治疗疾病的开始,并不是终结。

俗话说防患于未然,关于鼻息肉的预防与护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积极防治伤风感冒,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减少感冒,避免鼻腔粘膜反复水肿;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提倡冷水洗脸;戒烟酒,防御有毒气体及粉尘对鼻、咽部长期刺激;避免长期应用血管收缩剂,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不要养成抠鼻子不良习惯,鼻塞严重时不可强行擤鼻涕,以免导致鼻窦炎、中耳炎等;及时治疗鼻、咽部及周围器官疾病,以免感染蔓延和反复发作;工作生活环境应保持空气新鲜。

全面认识、了解鼻息肉后,希望广大患者朋友们早诊断早治疗,医院耳鼻喉科及时就诊,促进鼻腔健康,恢复呼吸通畅。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西安交大二附院、超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肿瘤”综合整理编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小编1

《肿瘤》猜你喜欢:

Science子刊:这些中药含强致癌成分,国外早被禁,中国人还在吃!

跑步到底伤不伤膝盖,大家别再争论了,权威医学期刊又有了新说法!

惊曝!17名心脏病专家揭露,“神药”他汀类是把双刃剑!警告:“乱吃药反而死的更快!”

刚刚,你家这个粉跌下神坛!万人起诉!这背后或隐瞒着30年让人胆寒的秘密:强生公司数十年前就知道爽身粉中有“致癌物”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







































白癜风传染吗
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sbpgw.com/lctx/1884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子宫息肉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