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除夕夜,真情感动千年,感受别样的
时间:2024/2/17来源:健康乐吃法 作者:佚名 点击:次
SEO百度优化求职QQ群 http://liangssw.com/jiepai/13440.html除夕,古代又叫除日,岁除。除,即光阴已去之意。除夕的风俗,是贴春联、大扫除,放爆竹,迎接新年的到来。除夕夜要吃年夜饭来守岁,守岁的目的是希望父母、全家都健康长寿,祈祷一年都平安顺遂。唐诗中有很多关于除夕之夜的作品,或者除旧布新,迎接春日的到来;或者感慨时光流逝,寄托情思;其中更多的,也是最动人的则是羁旅感怀,思念家乡的作品。这些诗,发自真情,寄托幽思,故而读来甚为动人。新年即将到来,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品读古人经典,能为生活增添诗意,也能体察古人的情怀与幽思。今天王和尚,选取7首唐诗,加以短评,从字里行间感受浓浓的真情,为新年增添诗意的美好。△除夕夜读唐诗,感受古人的情怀01:除旧迎新,唐诗中唯美的守岁之夜守岁(唐·董思恭)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销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王和尚评诗:一年将尽,除夕正是除旧布新的时刻。献节即岁首之意,冬日将尽,春日马上到来,冰雪消融,梅花开放。此时春光渐露,作者的心情也开朗起来,守岁之日,开怀痛饮,坐等春光的到来。其殷勤迎新的心理活动写得颇为真切。△唐诗中的守岁之夜这首诗一说是唐太宗所作。诗虽无甚深刻含义,但极力刻画冬今春来的欣喜之情,很是动人。其中“冰销出镜水,梅散入风香”一联,写得细腻真切,值得细赏。02:春光渐近,时光流逝引起诗人感慨除夜(唐·王諲)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王和尚评诗:除夕夜,新旧交替,寒冬悄悄退去,春光渐渐到来。作者既为新春到来感到欣喜,又感叹时光流逝,容颜渐老。“今岁今宵”,“,明年明日”写出时光流逝的急速,而“催”字也写出作者内心的感叹。△梅花迎春春光渐渐逼近,不经意间改变了一切。气色之变,容颜渐老,一切都是悄无声息。梅花是春天的使者,它感觉到春日的温暖,已经悄悄在后园绽放。尾联一点,全诗皆活,写得生机盎然,富有诗趣。要认识春天的到来,既要有敏感的神经,也要有细腻的观察,作者笔法轻灵,刻画细腻,很准确地捕捉到了春天的消息。△寒夜孤灯,触动诗人情肠03:羁旅漂泊,高适客居他乡感慨时光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悽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王和尚评诗:除夕之夜,本是阖家欢聚的时刻,但是对漂泊在外的旅人来说,却倍感凄凉。高适客居在外,寒夜独对孤灯,倍感失落与孤独。“转”字特别有味,写出他内心愈发寂寞,而“独”也写出他内心的孤独寂寞。为何客心转凄然呢?故乡远隔千里之外,奔波劳碌一事无成,想来此刻家人也在思念着自己,一样徘徊无眠,而作者宦途漂泊,也有些愧对自己和家人。语虽平常,却写尽客居之人的矛盾心情,故读来颇为感人。△唐诗中孤独的除夕夜04:宦海浮沉,唐诗中孤独的除夕夜反思除夜宿石头驿(唐·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王和尚评诗:戴叔伦在抚州任上,除夕夜要取道赣水,返回故乡。羁旅漂泊在除夕夜更显得孤独寂寞。他独处旅馆,无人探问,一盏孤灯都觉得可亲,其孤独凄凉不问可知。当此除旧迎新之夜,唯有他漂泊万里,有家难归。△宦海漂泊,更增思乡之情除夕夜本是团聚守岁之时,自己却漂泊在外,对比之下更写出乡愁之深。作者回思宦海浮沉,自己消磨得身心支离,显得更为可笑。“悲”和“笑”对比写出自己的反思,更加觉得宦途挣扎的无奈与无趣。现在只剩下衰老与愁容,面对万物萌发的春日,更显得郁闷压抑。这首诗刻画细腻曲折,用字精炼传神,运用对比手法,写出自己宦途的悲哀与无奈,值得细品细赏。05:除夕守岁,幽默唐诗展露蓬勃生气除夜其一(唐·卢仝)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饮酒守岁,祈祷健康王和尚评诗:除夕夜守岁,有渴望延年益寿的意思。并且,在古代,除夕夜要举行傩舞驱鬼,祈求一年平安。此诗,即与此风俗有关。诗的首二联主要写“惜”,珍惜光阴,珍惜此刻的相聚。“殷勤”,“逡巡”即写出此刻的珍惜不舍之意,此夜一次叠用也写出依依不舍的感情。蜡烛燃尽,五更鸡鸣,旧岁已经过去,新年也要到来,时间的变化写出守岁一夜的珍惜之意。傩舞驱鬼,希望未来一年健康长寿;新春到来,作者饮酒迎春,写出作者辞旧迎新的欣喜之意。守岁欢聚的习俗,一般是年长者最后饮酒,故而作者幽默地问,守岁之夜谁能坚持到最后,谁能获得最长寿的祝福?表现出作者蓬勃的朝气和乐观开朗的精神。△白居易的友情06:白居易与友同行,除夕夜写诗勉励朋友除日答梦得同发楚州(唐·白居易)共作千里伴,俱为一郡回。岁阴中路尽,乡思先春来。山雪晚犹在,淮冰晴欲开。归欤吟可作,休恋主人杯。王和尚评诗:公元年,白居易因病从苏州刺史任上离任,而此时刘禹锡也卸任和州刺史,两人于江南相会,结伴北还途经淮安时写下了这首诗。全诗洋溢着与友作伴的欣喜之情,写得明白如话又亲切动人。△大诗人刘禹锡与挚友相伴,千里归乡自然不胜欣喜。因此阴暗的天气也突然放晴,河水解冻正好行船,此为第二喜。家乡渐近,归心似箭,对家乡的思念比春光还要急促,近乡情浓,此为第三喜。因此作者在结尾以幽默的口吻劝慰朋友,回乡之后一定诗情喷涌,但是要珍重身体,不要贪恋美酒。这首诗娓娓道来,步步深入,既有与朋友作伴同行的欣喜,也有归心似箭的急切,更有对朋友殷勤真诚的嘱托,写得兴奋而恬淡,真诚而豁达,读来甚好。07:孤独除夕夜,唐诗中的羁旅漂泊感人至深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唐·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孤独大年夜,诗人何去何从?王和尚评诗:崔涂是唐朝末年诗人,一生穷愁,他壮年曾经漫游巴蜀,后又在陕甘一带游历,诗多写羁旅离怨之情。这首诗即是他漫游巴蜀时所作,写得凄恻孤苦,细腻感人。作者客行他乡,离家万里,苦行蜀道更显得孤独寂寞。正值除夕之夜,他在风雪之夜借宿客栈,乡思,旅愁一起袭来,内心之凄苦不问可知。心情烦乱,故眼见得乱山残雪;独处异乡,即便春天到来也感受不到丝毫暖意。第二联以景写情,渲染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孤独的夜,诗人满怀忧伤离家万里,骨肉分离,身边唯有小童陪伴,故而他看到童仆也倍感亲切。“转”字写出他与童仆相依为命的孤独,也反写出心情的寂寥。新春即将到来,作者仍要漂泊在旅途中,故而“那堪”写出自己的无奈之情,其中也暗含,时光流逝,一事无成的感慨。这首诗用情真挚,感情曲折,写出旅途之人的孤独,故而现在读来也能感人至深。
- 上一篇文章: 国庆扬国风尚玉园实景体验区盛大开放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