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动脉灌注化疗的优势与适应症

时间:2022-3-12来源:预防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例如原发性肝癌及肝脏转移癌对全身化疗收效甚微,而动脉灌注化疗却可以产生全身化疗无法达到的疗效。动脉灌注化疗属于介入治疗,是对肿瘤给药途径的重大突破。研究表明动脉灌注化疗逐渐被认为是优于常规静脉化疗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最佳方式之一。动脉灌注化疗是指介入科医生在DSA设备引导下,从股动脉或肱动脉将一根细而软的导管,在导丝的指引下,超选择至病灶的供血(营养)动脉,直接插入到肿瘤内部,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输注到肿瘤内,提高了肿瘤区域内化疗药物的浓度,通过淋巴引流杀灭转移部位的癌细胞,而且还避免了静脉要先流经全身才有极少量药物进入肿瘤的弊端。动脉灌注化疗优势如下:1、药物浓度高:即使以少于静脉给药量的化疗药物注入,肿瘤区域的药物浓度仍远高于全身,流至全身其它组织器官的药物同样起到化疗作用。所以对灌注区域的肿瘤杀伤力大而全身副作用小。文献报道动脉内给药能使肿瘤区域化疗药物维持在较高浓度,使局部肿瘤组织药物浓度达到正常组织的5-20倍。2、疗效好:以往研究证实每提高一个浓度的化疗药物可将化疗效果提高10-20倍,特别是铂类药物(如顺铂),疗效于药物浓度直接呈正相关,因此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能显著增加化疗的疗效。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杀伤效果与初始剂量密切相关,初始剂量大可最大范围杀灭肿瘤细胞,反复小剂量给药容易导致多种耐药基因表达产生耐药。经动脉给药后不经任何代谢直接与肿瘤细胞接触,杀伤作用是静脉化疗的2-20倍;高浓度药物进入肿瘤可直接杀死、杀伤癌细胞,同时化疗药物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对其他部位残存的癌细胞亦有杀伤作用。3、副作用小:由于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的首过效应使肿瘤中药物浓聚,而流经全身其他器官的药物减少,减少了化疗药物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作用,从而减轻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动脉灌注化疗适应症:1、头颈部原发恶性肿瘤:脑胶质瘤、甲状腺癌、上颌窦癌、牙龈癌、舌癌等。2、胸部恶性肿瘤:肺癌、食管癌等。3、腹部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肝脏转移癌、胃癌、结直肠癌、胆管癌、胰腺癌等。4、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恶性葡萄胎、肾癌、前列腺癌等。5、骨骼及软组织恶性肿瘤:骨肉瘤、骨转移瘤和软骨组织恶性肿瘤等骨恶性肿瘤。选择性动脉内灌注化疗,可使高浓度药物较长时间作用于肿瘤组织并减少肿瘤的营养血供,使肿瘤组织受到化学毒性和营养断绝的双重打击。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通过动脉灌注化疗成功的抑制住肿瘤发展,术前动脉灌注化疗能使多数肿瘤明显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术中出血。甚至术后辅助化疗采取动脉灌注化疗,能显著减少术后局部复发,达到对原发肿瘤的有效控制。相对常规静脉化疗而言,动脉灌注化疗大大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使患者从化疗受益,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基本无痛苦。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并向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推广普及。

医院消化科李正文团队独立完成我院第一例动脉灌注化疗术。

患者吉某某,男,72岁,以“确诊胃癌肝转移5月余”,5月前患者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癌,入院后行上腹部增强CT提示肝转移瘤。病检及免疫组化: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为主)。诊断:胃癌肝转移。已失去手术机会。依据版神经内分泌癌CSCO指南,给于EP方案四个周期规律化疗,胃原发灶及肝转移灶较5月24日明显缩小。为取得更好的疗效,减少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在科主任李正文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于今日15:00在导管室DSA下行胃左动脉及肝动脉灌注化疗术,手术顺利,患者安返病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sbpgw.com/yfzl/2185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子宫息肉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