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丨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策略在卵巢子

时间:2022-3-12来源:息肉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卵巢癌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超过90%的卵巢癌为上皮性卵巢癌。上皮性卵巢癌中,子宫内膜样癌占10%1。卵巢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oidOvarianCarcinoma,ENOC)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子宫内膜异位症会显著增加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病风险(OR:2.04;95%CI:1.67-2.48)。绝大多数(85%-90%)ENOC起源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少数来自良性或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腺纤维瘤。有1/4的患者同时患有子宫内膜样癌或子宫内膜增生2。

年,TCGA工作组首次提出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后来经过ProMisE和TransPORTEC等临床研究的实践,使用三个标志物:POLE基因核酸外切酶结构域突变、错配修复蛋白免疫组化缺陷(MMRd)、p53蛋白免疫组化异常(p53abn)进行替代TCGA的多组学方法进行分子分型被广泛接受。在年NCCN指南和WHO女性生殖道肿瘤分类均推荐该方法进行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而且ESGO-ESTRO-ESP子宫内膜癌指南推荐所有子宫内膜癌都提倡分子分型,特别是高级别(G3)子宫内膜癌(证据级别:IV,B),并且提出结合分子分型与临床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风险分层体系。因此,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得到了大量的

转载注明  http://www.sbpgw.com/xrby/2185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子宫息肉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