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书传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100幅及诗词赏
时间:2023/12/29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次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本集是第十六集,继续推出三幅草书书法作品,这三幅作品都是篇幅较大的作品,第一幅是苏轼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一幅四尺整纸大作品;第二幅是王安石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这幅作品篇幅更大,采用两张四尺整纸拼接而成,视觉冲击力很强烈,非常值得收藏;第三幅是苏轼关于中秋题材的另一幅巨作《念奴娇·中秋》,这幅作品是前几天应中秋节假日特意创作完成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入我的主页,观看我的创作视频。这三幅书法作品通过视频播放情况来看,还是得到了很多认同和好评,这里粘贴的是高清图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转发分享、浏览收藏。下面我会从诗词作品及书法作品两方面分别做一点赏析,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批评指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情画意1、苏轼千秋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永书书法,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这首词苏轼在词前附有小序,专门交代了创作背景是在一个中秋之夜大醉而作,这注定这首词的境界必定是常人罕达,南宋文学家胡仔在他的《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这样的大胆评价我觉得也并不为过。永书书法,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首词虽然是苏轼寄托无限思念之情的佳作,但苏轼的思念并非情人,而是诗人钟爱一生的弟弟苏辙。当然这首词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爱情表达,看上去也没有什么不妥,事实上这首词除了兄弟之情之外,也的确包含了一些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比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首词意境豪放阔大,情怀乐观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这首词许多人都能背诵,对诗词的理解也都很深,我就不多赘言,附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译文(原创):永书书法,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丙辰年(公元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永书书法,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局部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0%
- 上一篇文章: 永不负娘的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